lsq.v
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名为 lsq
的硬件模块,通常用于计算机架构中的加载/存储队列(Load/Store Queue)。下面是对接口定义和模块功能的介绍。
接口定义
- 输入信号:
clk
:时钟信号。
reset
:复位信号,用于初始化模块状态。
rob_idx_in
:从重排序缓冲区(ROB)接收的索引。
pdest_idx_in
:目的寄存器索引,用于加载指令。
rd_mem_in
和wr_mem_in
:指示加载和存储操作的输入。
npc_in
:下一条指令的地址。
ir_in
:当前指令寄存器的内容。
up_req
:来自执行阶段的地址更新请求。
lsq_idx_in
:要更新的加载/存储队列索引。
addr_in
和regv_in
:来自执行阶段的地址和数据。
mem2lsq_response
:来自内存的响应,用于指示是否可以接受请求。
dcache2lsq_valid
、dcache2lsq_tag
、dcache2lsq_data
和dcache2lsq_st_received
:来自数据缓存的信号,用于处理数据有效性和确认存储接收。
rob_head
:当前重排序缓冲区的头索引。
- 输出信号:
full
和full_almost
:指示队列是否已满或几乎满。
lsq_idx_out
:输出分配的加载/存储队列索引。
out_valid
:指示输出数据的有效性。
rob_idx_out
、pdest_idx_out
:输出的 ROB 索引和目的寄存器索引。
mem_value_out
、rd_mem_out
、wr_mem_out
:输出的内存值和加载/存储指令信息。
npc_out
和ir_out
:输出的下一条指令地址和当前指令寄存器内容。
lsq2mem_command
、lsq2mem_addr
、lsq2mem_data
:发送到内存的命令、地址和数据。
模块功能
该模块实现了加载/存储队列的管理,主要功能包括:
- 队列管理:维护加载/存储操作的 FIFO 结构,管理头指针(
head
)和尾指针(tail
),并通过full
、empty
等信号判断队列状态。
- 操作调度:
- 根据输入信号决定何时将加载和存储请求发送到内存。
- 通过
launch
信号来启动内存操作,依据是否有缓存命中或是否需要等待存储完成。
- 数据处理:
- 处理来自数据缓存的响应,包括数据有效性检查。
- 在操作完成后,更新内存中的数据,并将结果发送回执行阶段。
- 指令处理:
- 对于加载指令,更新其对应的目的寄存器值;对于存储指令,确保数据已成功写入。
- 状态更新:在时钟上升沿更新内部状态,包括地址、数据寄存器和其他必要的状态信息。